close

         2017年許多媒體報導關於我晚年膝關節退化後重回田徑場的故事,我才了解我帶給他人的影響力,於是這一年暗自期許可以做更多,定下目標要在2017年亞洲老將田徑錦標賽以80歲之姿奪得四金。「歐都納夢想i CAN」圓夢獎助計畫激勵了我把比賽過程記錄下來的想法,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,這麼多熱血的年輕人報名,卻是80歲的我得到首獎,得以邀請攝影師紀錄我出國比賽的過程,把我熱愛的田徑和場上的感動分享給大家。

DSCN7859.JPG

年紀越大,也把夢想做大。

電視、網路上的影片常常提到我出國比賽的成績,但很少照片或影片可以描述我出國比賽的心情有多興奮;過程有多享受。台灣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仍待加強,長青組的運動賽事更是只能靠自己,每次出國都考驗我規劃財務的能力,出國參加比賽對我來說已是一筆不小的開銷,同行成員中也沒有媒體或記錄人員,所以每次媒體請我分享參加國際賽事的照片或影片,我只能搖搖頭。

63歲開始持續參加長青亞運到現在,我得到了不少迴響,除了「噴射機阿嬤」、「田徑魂」這樣的封號之外,我想讓大家知道,每一位專注在賽場上的選手都是值得尊重的,尤其是長青田徑選手。田徑比賽需要在短時間內、終點前展現身體極限,但事前的練習往往是非常漫長、沒有盡頭的,就跟人生一樣。長青「老將」不只是在賽場上跟競爭者比賽,更是在和老天比賽。年齡增加免不了讓體能下滑,想繼續在操場上馳騁需要無比的意志力,除了不間斷的練習,生活中隨時得把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,年齡越大越沒有鬆懈的本錢,這一點,是平時媒體採訪較難呈現出來的。

我不只要繼續跑,還要跑到讓更多人重視運動、督促銀髮族更要運動。

DSCN8010.JPG

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阿嬤參賽,每日七公里。

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協助下,找到願意以友情價協助的拍攝團隊,否則一支5-10分鐘的影片常常動輒10萬的製作費用,且亞運比賽需要在大陸待上大約一周的時間,機加酒、餐費、勞務費、耗材、腳本設計、影片剪輯等成本計算下來,還是難以成行。

其實在80歲前,我已經5年沒有參加國際田徑賽,主要原因是當時愛上登山,大部分的時間、金錢都投入於登山,台灣的百岳、喜馬拉雅山AC大環線、非洲吉力馬札羅山都曾被我踏在腳下,其次是因為出國的費用甚高,光是出國挑戰高山我已吃不消,參加國際田徑賽無任何獎金或補助,實在是無法同時參加登山和田徑。別人問起時,我常調皮的說:「田徑拿太多獎了,沒什麼意思啦!玩點不一樣的。」

因此這次剛進入80歲組的參賽(常青田徑賽制5歲分為一組70-74歲、75-79歲、80-84歲……以此類推),我很興奮可以挑戰新的記錄,但對5年沒參賽的自己有所期許時,免不了有一點壓力。「老將」參賽都得自主訓練,只要台北沒下雨,我每天都會保持慢跑7公里的體能練習。無論是需要耐力的登山,抑或是需要爆發力的田徑(我主要報名:100米短跑、200米短跑、三級跳、跳遠),「呼吸」都是關鍵,只要呼吸對了,就能掌握自己的節奏和狀態。

「飛躍的羚羊」----紀政過去也曾持續參加長青田徑,現在因膝關節不適,已不再參加田徑。一次見面她曾對我說:「潘姐,我好羨慕妳啊!妳到現在還能跑,我是跑上半場的,下半場換妳繼續跑了。」我58歲也曾面臨膝關節退化要開刀的困境,但憑著對自我身體和訓練方式的了解,醫生建議我開刀,我則選擇爬山練腳力,強化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和肌腱,代償受損的膝蓋功能。當時的人工膝關節使用十年左右就要再更換,當時的我認為雖然現在痛得無法走路,我更擔心換了人工膝關節後,我的膝蓋不只壽命變短了,還無法運用自如。

身體是自己的,不論是掌控呼吸節奏或身體運用,我都非常重視,或許這是我走得長遠的原因。

DSCN7073.JPG

久違的運動盛會,爭取每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

參加亞運長青田徑賽對我來說是很稀鬆平常的事,但剛進入80歲組,又有攝影團隊跟拍還是頭一遭。在機場看到中華台北代表隊的選手各個神采奕奕,就已經讓我大為振奮,我們這群老將總愛開玩笑地說,每相聚一次就又少一次見面機會。運動員定期參賽,比一般大眾更常檢視自己的體能狀態,也更能體認到老化的影響,早已笑看年齡和老化。每次參賽看到夥伴健康並且對奪牌充滿自信,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,大家可以,我也一定可以。

許多的長青選手出身於體院,從年輕一路參加田徑賽事到老,男性佔了絕大多數,像我這樣中斷運動近40年又重回田徑賽的算是異類。不論過去的經歷有多麼不同,現在的我們都是自愛自律的田徑老將,只有把自己維持在最佳狀態,才能一直運動下去。常有人問我這次比賽最擔心什麼?對手。如果日本選手參賽,那比賽就會緊張一點,但這樣我的成績反而更好。67歲那年參加亞運,一位男選手幫我領回100米短跑的獎狀,還跟我說:「妳快要跑得比我還快啦!」那次比賽有一位日本選手,短短幾秒鐘裡我們差距一直很小、誰也不讓誰,其實我們在乎的不是第幾名,而是看到對方的表現,運動員不放棄的鬥志就會被燃起。雖然我最後拿到第二名,但15.14秒的成績一樣破了大會紀錄。

田徑錦標賽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,準備多時的選手們在同一時刻挑戰身體的極限,我們都需要在幾秒鐘裡發揮最佳的協調性、爆發力等,有一位實力相當的對手一起挑戰是很痛快的事!

領獎前潘姐、印度女將、印度尼西亞女將開心合影.jpg

超威!80歲潘秀雲阿嬤大雨中破亞運田徑記錄

這次亞洲老將田徑錦標賽9月25日進行女子80組跳遠決賽,儘管下著大雨,我依然打破亞洲的大會紀錄,以2米50的成績獲得金牌,比75歲組的大陸女將1.79米的成績還優異。

那時我第一跳就跳出2米41的成績,馬上響起我打破大會紀錄的廣播,那使我精神抖擻地完成6次跳遠,在最後一跳大會再度播報我的紀錄,我又打破了自己第一次的成績。在台灣,沒有適合的場地可以練習,比賽的試跳是我僅有的練習,因此我堅持完成每一跳,把握練習機會!賽後全身溼答答、沾滿了沙的我,被大陸的記者包圍,我的故事和對運動的熱忱令他們不可置信,我也很驚喜隔天台灣的朋友就能透過微信看到大陸記者對我的採訪。看到採訪就會知道,大陸那幾天大雨不斷,田徑場地非常濕滑,我那天也特別專注,想辦法克服濕滑可能的危險,全力衝刺、跳躍。

三級跳正規比賽同樣有6跳,很多和我同齡的選手僅跳2-3次便心滿意足,但裁判總是不斷引導並鼓勵我完成每一跳,並說我的動作有破紀錄的潛力。雖然最後以2公分之差沒能破記錄,但裁判們都對我這位80歲的女將印象深刻,賽後紛紛和我合影。200公尺短跑、100公尺短跑等項目,我也皆以相當大的差距贏得金牌,還聽到比賽現場的觀眾驚呼:「這真的是80歲組的比賽嗎?她怎麼跑這麼快?」

「我好像很常對抗老天,這就是我的個性吧!」

地面非常濕滑仍全力以赴.jpg

媒體和講座的發酵----「有一種倔強叫潘秀雲」

80歲田徑阿嬤於亞運奪4金這樣的身份,讓我越來越忙碌。

2017年亞運回台後,10月在記者會分享這次出國比賽的經歷;11月中帶領近20位高齡者登上3千公尺以的嘉明湖;11月底參加高雄全國常青田徑賽再破80歲跳遠、三級跳亞洲紀錄;12月於公益講座再度暢談我的故事。我的母校----蘭陽女中特別邀請我參加2018年80周年校慶的運動會,頒發榮譽校友獎狀,81歲的我還跟18歲不到的學妹們一起比大隊接力。

我的故事分享不完,要感謝的人更是感謝不完,一路上鼓勵、相信我的朋友們,也包含支持這次圓夢計畫的歐督納。本來,這趟大陸亞運行,除了年齡級別的不同,和以往參賽沒什麼差別,但有了紀錄團隊隨行,我的態度能夠更真實地呈現給大家,這樣的真實多了幾分感動、多了幾分影響,「年齡不是問題」非口號,我每一天都是這樣的態度認真生活的!要不是三天兩頭就被問:「潘姊妳到底幾歲?」我大概只有要報名比賽的時候才會特別想到自己是80歲的人。

不停參與、不斷分享,80歲依然可以繼續成長。我最初只是希望透過回台後的記者會、演講,貢獻我的心得和體會,後來連新加坡電視台的攝影團隊都特地飛來台灣記錄我的故事。「Super Octogenarians」系列紀錄片中,從亞洲不同國家挑選出8位80歲以上的主角,包含日本、泰國、新加坡、台灣等國的代表。他們製作了英文紀錄片和英文報導,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到我的故事。

IMG_6794.JPG

不管你現在幾歲,出發就是起點

想著想著就老了,做著做著就會出現更多驚喜。

曾經,我膝蓋退化帶來的疼痛和行動不便就像是人生的山谷一樣吧!那段時間,雖然覺得見不到天空、看不見陽光,我不願停下腳步。運動場上,低點並不是終點,不必因此停下來,只是要調整呼吸和步伐,把身體的主控權拿回來。

於是,我借了拐杖的力和母親那兒傳承下來的堅毅,每週爬山練腳力,很痛但不必哭,就算無法預知未來膝蓋復原的情況,也不必煩惱。因為我從不去想這兒是低點?終點?還是起點?我只是想要靠自己前進,膝蓋壞了,那就把它們當新的膝蓋練習。

因此,我出發了,走出膝關節退化的低谷,開始了不被年齡限制的運動家人生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古稀創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